身为一名教师,我时常会感觉到累。当今社会,特别是在边远农村,我们的付出与回报成倒挂,社会地位不高;家长越来越挑剔。这种情况下显得累,还要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遣责与攻击。再看看身边朋友的工作投入与收入,常常令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感到失望。但是,我们更多的时候却看到更多的教师,确确实实是立足于教育实践,勤勤恳恳地工作,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上。
小学六年,我在村小度过。一所小小的村校,六间教室一个办公室,六个班六个老师(民办教师)。微薄的工资、多病的身体、勤劳的教课、亲切的关怀,这个就是我的启蒙老师留给我的全部印象。上了初中为了跳出农门,选择了上师范,那时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认识还是模糊的,但清贫这个词语一至留在了上面。
参加工作后,我也分配到了一所偏远的学校任教。回老家时,亲戚问我工资多少时,我实话实说,但一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你那点工资还不够我一个月的烟钱!”说这话的是一个打工仔还是我一个表哥。这时我很清楚的认识到了教师的清贫,至到现在我在教育单位以外的人面前基本上都不说起自己的工资问题。
“清贫”就意味着教师是在做一种讲良心的事业。我们不能仅仅把教育工作看成一种养家糊口的工具,要当成一种事业来做,我们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全心身心的投入,追求做得更好!
人要讲良心,作为农村教师更要讲教师的职业良心。
所谓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及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教良心书”。
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地位。我们可以纵向作比较,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逐步提高,待遇也在逐步提高,与其他行业差距在缩小,最起码解决了温饱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正从“臭老九”向“香饽饽”转换,与旧社会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正确认识教师社会使命。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这就是传统意义上说教师担负的三重使命,这也是教师的天职。
那么如何履行好教师的天职,教好良心书呢?
一、守住做人的底线。这底线是什么?这是个人品的问题。就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首先应当把握它是否遵循了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一分子,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最基本的原则。无论你所处的地位、身份、环境如何;无论你的理想抱负、价值取向、奋斗目标怎样,都应当时时警醒自己;你是否记得做人的起码道德?堂堂正正做人,表里如一,是为师的第一资格证。
二、努力提高,学高为师。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有一桶水,但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地把桶里的水倒进杯子里,要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关键在于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故,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必须的。比如: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国培计划等。
三、好好工作,无愧于已。
作为教师,做好最基本的事是必须的。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这些日常工作是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个是一线教师的的根本,抓好了,工作就做好90%。
当然在当好知识的传播者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做好人格的示范。牢记:“师者,人之模范也。”自己处处都是学生的榜样,自己言行都无时无刻的在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在熏陶着他们。
踏实工作,心里踏实。
(写于2010年11月) |